关于多抓鱼
多抓鱼是一家生活耐用品循环商店。你可以轻松地卖掉不再需要的服饰、书籍和其它生活耐用品,也可以放心地购买经过我们核验翻新的优质好商品。我们相信「真正的好东西值得买两次」,希望通过自然生态友好的消费模式来保护我们的地球。
多抓鱼有健康的现金流,也有投资的支持,目前是一家增长很快且倒闭风险极低的创业公司。公司咖啡很好喝,免费的午餐也不错。公司倡导认真地对待生活和吃饭,请你的朋友和家人放心。
多抓鱼目前有一百多名全职成员。除了专业能力之外,多抓鱼对于自己的成员看重的是以下四个特质:不偏狭的好奇心,针对新事物的自学力,坦诚的沟通,以及面对逆境时的幽默感。当然,还有对多抓鱼所做事业的喜欢和认可,这个是勉强不来的。我们的风格是成年童稚:工作上是独当一面的成年人,人格上依然是有点稚拙的小朋友。自由但不散漫,有规则但不官僚。
多抓鱼有一条明确的工作文化,就是「做可复用的工作」。如果说真正的好东西值得被买上两次,那么真正的好产出就也是如此。可复用,是对资源消耗的最大尊重。无论面向消费者的商品、服务、内容,还是面向内部的系统和流程,我们都要做到经久耐用。
多抓鱼总部位于北京,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有一家实体店,订单履行中心位于天津武清以及江苏昆山。
在多抓鱼做工程师
作为一个跨在互联网和消费品交集上的公司,多抓鱼更认同的定位其实是,我们是一家技术公司。什么书收,什么书不收,收购折扣应该是多少?多抓鱼通过技术维持供需的平衡。
为了让更多同学了解在多抓鱼做研发的真正体验,我和三位工程师聊了聊。
他们是这么说在多抓鱼工作感受的,听着像是托,其实很严谨。

做技术有时会遇到一个问题——就是开发了一些其实没用的需求。多抓鱼非常重视目标,在制定需求的时候,工程师也会参与。大家讨论目标时经常问「这个事是不是一定要做?能不能不做?是不是可复用的工作?」想得非常清楚了才会执行,因此上线确实有效果,能影响和改变一些事情。从需求提出到落地产生影响的过程很有意义感。
还有一个感受是,有足够的自由,也要负起相应的责任。自由是时间上和做事上,如果今天想在家搞,群里说下今天在家办公就好了,公司对你很信任。但同时执行质量也要保证,大家标准挺高的。
多抓鱼整体氛围是轻松的,工作中上下级的感觉也比较弱,更多的是负责的事情不一样,工作中有任何困惑都可以找 leader 聊。

在多抓鱼,可以做自己真正认可的事情,而不是简单地完成工作。在这里技术的成长空间比较大,并不是被支配的角色。你可以选择,可以主导,甚至可以改变。而且公司很扁平,感觉人人都有话语权。不会因为你是初级员工,就被排在外面。我刚来的时候,不太敢说不一样的想法。后来发现,只要想法是合理的,哪怕资历更深的人也可以被说服,会支持你。
对应届生来说,多抓鱼的培训、mentor、技术分享会等制度真的非常成熟,比如入职培训啊,据我打听,甚至比国内互联网大厂都更全面完善(注:主观评价,未做严谨调查)。接近 1 个月的新人培训会包括商业思维、设计思维这些不直接和开发相关的内容。然后是三个月的 bootcamp 由轮岗、上课、业务实践组成,能很好地发现自己适合什么。培训结束后,mentor 是会每天跟我们沟通。大概每个月还会开一次技术分享会。平时做项目也不会把上线时间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,而是先让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情。
我之前在大公司和不到十人的小创业团队都实习或兼职过。和大公司比起来,在多抓鱼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业务和需求的讨论和决策中,这点我觉得是很难得的。你能时刻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的上下文(为什么做、怎么做),让人更有工作动力,也对产出更有成就感吧。
已经在多抓鱼工作?
让我们联手招聘,寻找您的下一个同事。